今天是

市建委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鄂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日期:2016-08-23

上半年,市建委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践行“三维纲要”,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重大项目建设年”为契机,着力提升城镇功能品质,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着力推动建设方式转变,着力加强队伍作风建设,竞进有为,勇于担当,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主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快增长。2016年,主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约65.23亿元,其中主城区计划完成投资23.06亿元。计划实施道路桥梁工程30项(开工16项)、园林绿化27项(开工18项)、城市水体治理工程9项(开工2项)、城管工程72项(开工44项),房产工程3项,公用工程3项(开工2项),路灯工程及其他,10项已完工,所有未开工项目均在开展前期工作。1-6月份,主城区市政工程建设预计完成投资约6.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3%,占年计划完成投资总额的26.5%。今年,围绕市政府“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营造优美宜居环境”的工作部署,强力推进主城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吴楚大道西段武四湖大桥右幅目前14跨已浇筑完成、4跨正在施工,还有11跨未实施市民中心正在进行人工挖土墩、支护桩冠梁施工;文化中心已完成8个设计方案的专家评审,现正进行方案优化;新港路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正进行预算编制;凤凰大桥预制枋全部完成,桩基完成69%,主支线钢栈桥施工完成91%,钻孔桩完成65%等;吴都中央生态廊道一期土建道路绿化完成90%,二期已完成施工图设计、预算编制,近期启动招标;东洋澜湖湿地公园一期北区土方、绿化、道路完成98%,二期南区完成了部分清表及地形复测;天龙山综合公园一期爱国教育基地已完成施工图初步设计,市委办已向省委报告,就纪念碑及纪念馆建设事宜正在进行申报审批;滨江风光带四期正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由市水务局负责编制防洪影响评价报告和相关报告、方案的报批工作;老城区雨污分流2号片区及南浦南路雨污分流改造已全部完成,镜园雨水调蓄池池底主体结构已完成,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庙鹅岭片区水产路雨污分流改造正在进行,文星路正进行预算审计,南浦路北段、古城路、凤凰路正在准备招标;鄂钢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完成设计方案评审,程潮黑臭水体雨污分流改造预算编制已完成,污水提升泵站及3个社区雨污分流施工图设计已完成。 

  2、建筑业保持健康平稳发展。上半年,我委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意见》,组织开展了全市建筑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开展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现场创建、安全生产、城镇燃气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建筑工程、燃气管网及设施、广场、公园、游园未发生安全事故;加强违法违规建设工程查处力度,查结违法违规案件11起,办理简易程序案件5起,有力维护了建筑市场秩序。1-6月份,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8%,占全年计划产值的44%。 

3、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稳步推进。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快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完成西山风景区2015年提档升级收尾工程;西山风景区2016年升级改造项目有序推进继续推进滨湖南路、迎宾大道等多条路段绿化精细化管养示范路建设;黄石园博会鄂州园建设工作进展顺利,6月16日,鄂州园接受了湖北省各新闻媒体百名记者的采访和报道,预计在6月30日前全面竣工;开展了城区道路、广场、游园的增绿补绿工作,城区栽植色块苗木46.9万株、草坪地被类植物5800、乔灌木1253株;开展了“退菜还绿”工作,共新增绿地5.05万平方米;加强对洋澜湖湖面水体管理,清运垃圾累计60余吨;加强景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 

4、村镇建设管理不断深入。上半年,指导各区(开发区)开展省级“宜居村庄”创建工作,组织向省厅申报了34个美丽宜居村庄示范项目、3个“荆楚派”特色民居建设与改造项目;积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着力打造富有“荆楚派”建筑风格的美丽村镇。5月23日,我市17个村庄获省厅第五批“宜居村庄”命名,是“十二五”期间获命名最多的一年。继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与市扶贫办、财政局联合编制印发了《关于消除全市农村危房(土胚房)工作的实施意见》,2016年已争取第一批农村危房改造计划268户,补助资金201万元,全部下达到各区;已开工建设92户,竣工70户 

5、城乡公用事业取得新进展。上半年,我市城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顺利,集镇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运行的有1座,正在建设4座,其余4座已完成可研立项和评审;农村已建成污水处理站426座,在建83座,其余的纳入计划正逐步实施;全市共建成城镇污水管网576公里,农村污水管网、管沟142公里,提升泵站7座。安排布置现有污水处理厂按照一级A排放标准进行升级改造;城区污水处理率达88.7%水质达标排放率达100%完成了全市城乡一体化污水处理的中央控制室,完成了日处理60吨污泥处置中心建设并投入试运行。5月17日,全省推进城乡污水统筹治理现场会在鄂州召开,会上介绍了鄂州经验。老城区21条燃气管线建设基本完工。全面加强燃气日常监管,查出各种安全隐患75处,下达书面整改通知书23份,现场整改63处;结合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6月24日组织市安泰天然气公司在中厚新苑进行了一场实战式天然气泄露应急抢险救援演练,得到了市应急办、市安监局的充分肯定 

6、建设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上半年新型墙材基金征收到账44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88%。上半年受理新建建筑工程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16项,建筑面积29.15万平方米;设计了可再生能源应用2项,建筑面积5.87万平方米。通过了绿色建筑省级认定有2项。有1个公共建筑项目安装了用能分项计量装置,纳入了省级能耗监测平台。积极开展绿色建筑项目示范工作,培植了1个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和1个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已向省厅申报。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340万吨,占年计划的71%,同比增长19.1%;完成预拌混凝土供应量43.7万吨、干混砂浆6.8万吨。主城区累计完成污水处理量1605.58万吨,COD削减量3014吨,水质达标排放率达100%;主城区污水处理率达88.7%。 

7、防震减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大力开展《第五代区划图》宣贯工作;推进本地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鄂城区三山村被纳入了“武汉城市圈平安计划”项目,项目进入了验收阶段;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指导吴都春天小区成功创建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小区;针对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要区域和重点行业制定并印发了我市《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在“防灾减灾日”期间,开展“国旗下演讲”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举办地震科普知识专题讲座,到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创建学校市新民街小学、市实验小学、梁子湖区太和镇柯畈小学校园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参加了全省地震应急模拟演练和鄂东南片区地震应急联动演练,并在演练过程中都圆满地完成了指挥部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公开采购了一批地震应急设备,加强了自身的应急能力。 

8、各项中心工作扎实开展。编制完成“十三五”城乡建设规划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按计划要求在全市主城区范围内全面铺开。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回头看等活动,不断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开展老党员、困难职工、弱势群体的各类慰问活动。加大违规违纪人员的查处力度,上半年行政处分1人,诫勉谈话2人、系统通报1人。积极开展各类表彰活动,营造了建委系统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市政基础设施部分项目受报建审批、招标投标、征地拆迁、综合协调、建设资金等影响进度滞后;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受资金影响进展缓慢;由于群众认识不到等原因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两年任务难度较大。 

、下半年主要工作计划 

1、抢抓进度,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一是规范项目管理。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的要求,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组织领导。提高项目建设标准,政府投资重点公建项目,按照鲁班奖的要求实施,到建一个项目成一个项目,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严格落实基本建设程序,固化“城建攻坚”各项措施办法。制定科学的推进计划,实行网络图管理,挂图作战,构建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二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对已确定为今年实施的城建项目,落实专人专班,抓紧完善相关手续,7月底前基本完成新建工程前期各项准备并组织开工建设。三是加快项目建设。狠抓征地拆迁、资金拨付等环节的各项工作协调和衔接,扫清施工障碍;定期调度项目,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抢抓季节实施园林绿化项目,打响园林绿化攻坚战。四是重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住宅小区等领域的项目中统筹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完成主城区雨污分流,同步加强“黑臭水体”治理。 

2、加强督办,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一是指导鄂城区、华容区要抓紧签订PPP合作协议。二是加快推进集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指导开发区、新区协调好各新区平台公司的项目计划,确保污水处理设施与新区发展同步。三是加强督办。指挥部办公室采取一月一督办,一月一通报,加强全市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统筹调度,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各类问题。 

3、从严监管,提升建筑质量安全水平。一是着力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深入推进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建立工程质量创优机制,大力推广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多创国优、省优工程,切实加强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监管,确保新建工程“两书”签署率100%,竣工工程永久性标牌设置率100%,质量信息档案移交率90%以上。二是着力保障建筑生产安全。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压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加大对各区、开发区(新区)层级管理力度,强化考核、督查和指导。转变监管模式,将现场隐患与企业履责任不到位的行为挂钩,实现项目监管与企业监管的有机结合、动态关联,督促建设、施工、监理等企业加大对施工项目的管理力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继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运用经济处罚、资质资格、市场准入、信息记录等综合手段,严厉打击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推进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三是着力创新建筑市场监管。加快推进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从项目报建到竣工验收备案七个环节的管理程序全面在平台完成,现实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目标。创新建筑市场监管机制,构建以企业资质、市场信用、工程担保相结合的生产准入和监管方式。积极落实非国有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可以自主决定直接发包的政策措施。推动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开展工程总承包试点。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及时公开企业和个人不良行为信息。强化建筑市场监督执法,按照省厅要求建立统一的建筑市场执法检查的内容和标准。在建筑市场、质量、安全执法中推行“双随机”制度。强化建筑市场执法培训,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完善建筑业农民工服务工作。 

4、强化指导,扎实改善村镇人居环境。一是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抓紧编制和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镇域规划和村庄规划。按照设施建设、村民建房和村庄整体风貌管控的要求,引导乡村风貌建设,力争2016年底完成所有贫困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强化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各区(开发区)乡镇加大对集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抓好国家、省级重点镇、中心镇及特色镇道路管网、游园广场、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国、省级美丽乡村、美丽宜居村庄创建,跟踪34个美丽宜居村庄示范项目、3个“荆楚派”特色民居建设与改造项目的省级审批,着力打造一批富有“荆楚派”建筑风格的美丽宜居村庄。三是继续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指导各区(新区)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分月度组织验收,兑付补助资金,积极申报第二批改造计划407户。 

5、落实责任,进一步提高行业绿色发展水平。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是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一是强化目标管理。重点做好大型公共建筑和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建筑创建工作,梧桐湖新区重点做好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建设工作。二是加强行业监管。关口前移,从设计审查备案、施工监督检查、节能专项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指导公共建筑节能,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散装水泥推广应用工作,积极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三是加强部门协作。对于墙体材料革新、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工作,请求发改、规划、房产、财政等部门大力支持,齐抓共管,不断提高行业绿色发展水平。 

6、加强队伍思想作风和廉政建设。一是狠抓班子和队伍建设。强化“两个责任”落实,加强和完善领导班子、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二是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在制度落实上下足功夫,进一步建立保障制度执行的工作机制,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严肃查处,保证制度执行不变形、不走样。三是强化依法行政。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强化党员领导干部日常学习用法,规范行政行为。健全完善“四张清单一张网”制度,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加大对各区、开发区(新区)权力下放后的指导培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考核评估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执行新《条例》、新《准则》,增强系统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底线意识,强化党员干部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加强日常检查监督,继续推进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回头看工作,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带班督查、约谈及廉情通报等“四项制度”,狠抓系统执纪问责,确保干部能干事,不出事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7 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42070402000208号 邮政编码:436099
主办单位:鄂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承办单位:鄂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信息中心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吴都大道81号 联系人: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670789 传真:027-60670755 邮箱:ezszjj123@163.com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