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联盟概况。为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省住建厅大胆探索创新,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于2013年11月组建了全国首家省级建筑产业战略联盟。联盟由67家大型龙头勘察设计企业、建筑材料供应商、建筑施工企业、金融服务单位、知名科研院校等自愿发起组建。联盟工作处设在省建管局,会同省住建厅相关处室、省质安总站及行业协会共同协调处理联盟日常事务。
(二)功能定位。主要是完善建筑业上下游产业链,促进大建筑业“一体化”发展;大力加强科研攻关,促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不断提高“资本运作”能力,促进合作共赢互惠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促进行政服务效能提升,加速推动湖北建筑业向万亿产业、绿色产业、平安产业和诚信产业迈进。
(三)发展理念。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的价值取向,决不搞热热闹闹的形式主义、决不增加企业负担;坚持市场运作、自愿参加的原则,决不搞行政命令、决不搞“拉郎配”;坚持开放发展、动态管理的理念,决不搞固步自封、自我循环,真正把联盟打造成行业发展交流合作共赢的平台。
(四)主要成就。联盟成立以来,企业合作意向不断深化,协作效益不断彰显,品牌影响不断扩大。我省在全国率先组建筑产业联盟的做法在业内产生了强烈反响,入选2013年度中国建筑业十大新闻,山东、北京、浙江、福建等地陆续借鉴效仿。湖北建筑业提质升级,在国内外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世界建成跨度1000米以上的悬索桥,以及建成和在建600米以上的斜拉桥中,“武汉造”占据了半壁江山。联盟单位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山河集团、新八集团、新七集团进入全国民企500强,中建三局、山河集团、新八集团进入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27家跻身湖北百强企业榜单,7家企业创“鲁班奖”12项,中铁大桥局三次获得国际桥梁界“诺贝尔奖”——“乔治?理查德森大奖”,中建三局和武汉建工入选全国30家工程质量管理优秀企业。
二、主要做法
(一)推动联盟单位抱团发展。拓宽交流互通渠道,加强联盟单位协同合作,发挥联盟资源的最大效益,实现互利共赢。一是采购合作。省建协钢结构分会发起联合物资采购和大宗物资采购活动,与武钢江北、武船重工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有12家企业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采购钢材千余吨,采购成本降低五个百分点。二是投资合作。大桥局充分发挥建桥产业链主导者的优势,联合武船、汉阳市政、葛洲坝集团等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等重点基础设施BT项目;联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湖北交通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和武汉交投组成联合体,投资建设武汉青山长江大桥BOT+EPC项目,实现了多赢发展。三是立体合作。葛洲坝集团与长江勘察设计院共同开辟国际建筑市场;与武钢合作在国外从事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电力供应和矿山施工等业务;与中南建筑设计院、华科大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开展了设计合作;与中建三局、中核二十二公司等单位开展施工合作;与武汉正大时空建筑装饰公司、武汉亚述装饰设计公司等单位开展装修装饰合作;与武汉钢铁公司、华新水泥公司等单位开展物资供应合作,建立了立体合作运行网。
(二)推动联盟单位开放发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湖北建筑“走出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联盟引导企业抢抓战略先机,立足大市场,承担大项目,主动出击,抢占国际高端市场。联盟企业先后承建参建“一带一路”建设项目40多项,打造了湖北建筑品牌。中建三局初步形成了“三片三线”(“三片”即南亚、东南亚、北非,“三线”即高端房建线、电力水泥工业线、交通基础设施线)的海外市场布局,在16个国家和地区有工程项目,去年签订合同额近50亿美元。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孟加拉国帕德玛公铁两用大桥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承接的最大国际桥梁项目。葛洲坝集团承接了阿根廷最大水电工程项目,合同总金额287.82亿元人民币,在俄罗斯、伊朗、印尼、波黑、菲律宾、蒙古、巴基斯坦等多国多项工程中标。中交二航局先后在沙特、利比里亚等8个国家和地区承揽工程多项。一冶承建的世界单体最大光伏发电项目——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光伏电站首个50兆瓦项目正式并网。华新水泥在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多国签署投资协议,水泥生产线项目可辐射中东多国。
(三)推动联盟单位创新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湖北建筑的核心竞争力。葛洲坝集团与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三峡大学等学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新兴业务和科技项目孵化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对企业发展开展战略研究。广厦湖北六建和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成立了技术中心,去年有七项技术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湖北弘毅建设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自行研制开发的建筑工业化部品、构件等方面的专利130余项。神州建材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开展高性能蒸压墙体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四)推动联盟单位绿色发展。鼓励绿色设计,推动绿色施工,定期召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设备推广应用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和绿色施工推介会,促进湖北建筑产业绿色发展。去年组织召开全省建筑产业链对接会,通过观摩绿色建筑施工现场、主题讲座、案例分享、专家代表点评等形式,推广高性能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自保温体系,神州建材成功现场与4家单位签约。中交二航局、湖北弘毅建设公司、武汉建工等多家企业纷纷建立产业化基地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武汉市首个绿色建筑产业园奠基、中建三局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揭牌、PC制造厂投产、产业化项目首吊仪式在在新洲阳逻开发区举行。武汉绿色建筑产业园定位为中南地区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打造全产业生态链,整体运营后将有力推进中部区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形成贯穿产业链的集成平台,加快绿色建筑与智慧建筑融合的步伐,打造可复制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武汉模式”。
(五)推动联盟单位规范发展。加强联盟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联盟运作水平,以联盟工作新作为实现产业发展新进步。全面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为各成员单位提供及时准确的政策法规、市场分析、专业培训、产品观摩、商务洽谈等多方面的合作信息和咨询服务。支持联盟成员单位资质增项、资质升级。积极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支持,协调解决突出问题,营造发展宽松环境。以精品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湖北省被住建部列为全国质量管理标准化试点地区。引导联盟单位带头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着力扩大湖北建筑产业战略联盟品牌影响力,与主流媒体联手,共同策划联盟——“中国筑林”的深度宣传活动,展示了新时期湖北建筑的新形象和湖北企业家梦筑天下的精神风貌。
三、下一步发展思考
湖北建筑产业战略联盟的探索实践,契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要求,是推进我省建筑产业结构性改革、打造湖北建筑升级版的重要抓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湖北省建筑产业战略联盟要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在“战略”上进一步谋划,在“联”上进一步发力,着力在“四个大”上下功夫。
(一)以大项目支撑联盟合作共赢。项目是合作共赢的纽带,转型提质的载体。抢抓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机遇,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亚投行基础设施建设等战略机遇,抢抓各级稳促调惠防各项政策机遇,高位推进重大项目的谋划、争取、引进和建设,落实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促进联盟大发展、快发展。围绕联盟多元化产业合作,积极推进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业务与市场、产业对接,深化银企、校企及联盟企业间的合作。引导联盟单位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向国内外高端市场发展,以BT、BOT、PPP等方式参与政府和国有控股企业投资的重点工程建设,以项目增量推动联盟发展提速,达到以“联”为形式、“盟”为目的的实际效果。
(二)以大平台承载联盟协同攻坚。建筑工业化、建筑信息化和绿色设计、绿色施工是联盟发展的承载平台。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要求,推进联盟绿色设计与绿色施工、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与装配化施工、产业技术攻关与工程转化平台建设,支持企业构建建筑产业现代化创新基地,形成产学研联合开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创新机制,促进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产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广泛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城市设计、BIM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等问题开展研究和实践探索,交流经验,探讨协作项目及方式。加强成员单位间的协作,就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结构布局调整优化、应用型建设等开展联合攻坚。
(三)以大开放拓展联盟发展空间。扩大对外开放是国家的战略导向,是新常态下建筑业发展潜力所在。突出提升联盟创新发展能力,以一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为拳头,打开国际市场。按照面向市场、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平等自愿原则,从发展急需的特色专业、空白领域、高新技术方面,吸纳知名企业,具有研发优势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形成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支持平台。举办各种经贸洽谈会、产品推介会、成果展示会,把触角延伸到更广区域。实施“走出去”战略,紧跟国家对外开放步伐,扩大“一带一路”和其它对外开放成果,鼎力支持联盟单位抱团进行多元化经营,不断拓展开放合作新领域。
(四)以大市场带动联盟整合资源。更好发挥联盟在行业中的引领作用,推进联盟组织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坚持市场导向,科学制定联盟5年发展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联盟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政府相关职能机构在联盟中的服务定位,做到到位而不错位、越位、缺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完善联盟的组织架构,成立专家技术委员会,为联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促进科教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效益。建立资源共享、交流畅通、合作高效、分类分层的现代制度,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
四、几点建议
从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情况看,湖北建筑产业联盟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中,“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我省建筑产业加快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不对称。我省建筑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和项目信息了解不全面、不准确,错失了一些发展机遇;二是资质不对称。我省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企业很少,多数企业包括一些实力很强的企业由于受资质限制不能直接参与竞争。为此,建议:(一)由发改委牵头建立国际项目信息定期通报制度,为我省建筑行业市场拓展提供基本信息保障,以利于我省有实力的建筑企业有的放矢的参与国际项目竞争,更快、更多的走出国门;(二)支持更多的有实力的建筑企业取得交通、水利等多项资质,特别是推动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联动,打破行业资质壁垒,形成“打包走出去”的发展理念,开放市场资源。(三)希望国家央行、亚投行能够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保障,为我省建筑行业进一步拓展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提高我省建筑行业的运作活力;(四)在参与“一带一路”工程建设中,省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质量与安全监管,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我省相关企业信誉。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7 鄂ICP备05017375号 ![]() 主办单位:鄂州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承办单位:鄂州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信息中心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吴都大道81号 联系人: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670789 传真:027-60670755 邮箱:ezszjj123@163.com 点击总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