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花繁枝秀香已馥 生态园林看鄂州

信息来源:鄂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日期:2015-04-03

——2015年4月2日鄂州日报专版

2014年,园林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全面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积极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较好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古城鄂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更宜居宜业。


2014年园林绿化亮点

抓建设,重品质,城市园林景观有了新变化

按照市政府批准的2014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全面完成园林绿化建设任务,全年主城区新增绿地面积67.1万平方米。

公园广场建设。整体搬迁八一钢铁厂,在原厂址上建设了西山生态公园;在滨湖南路与滨湖西路交叉处建设了三面环水的橘园生态公园;在城际铁路鄂州站建成了站前广场。三大公园、广场的建成开放,使鄂州城市更加美丽,吸引了大批市民游览、观光、休憩。

实施100米见绿工程。在城市节点、空闲地建设街头绿地、小游园。建成了吴都春天游园、交通游园、汉鄂高速杜山和海宁皮草城出口游园等9处游园和公共绿地。通过开展退菜还绿、见缝插绿、拆违建绿、拆墙透绿、屋顶披绿等方法最大限度的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环境,使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进园。

道路景观绿化建设。城市道路建设到哪里,绿化景观就延伸到哪里,使道路成为绿色、鲜花、林荫的景观长廊,营造出“草铺地、树遮阴、花灌巧点缀”的复层立体绿化效果。完成了鄂州大道两侧30米宽幅绿带、麻纺厂中路等7条城市道路景观绿化。

庭院居住区绿化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建设项目配套绿化用地审核管理力度,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均实现了园林绿化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确保绿地率达标,庭院、居住区绿地面积增加15.7万平方米。开展园林式单位(小区)创建活动,保持园林景观效果。

突出生态节能特色。公园、广场建设采用透水、透气环保材料铺装,尽量减少硬质铺地。广泛应用微喷、雨水、湖水灌溉。推广应用太阳能照明灯光设备。大量选择应用鄂州本地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的乡土树种,打造丰富多样的生态群落。

抓管理,重长效,园林绿化水平不断提升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园林绿化景观如何?能否巩固保存?关键是管理。园林部门各单位改变了重建设轻管理的观念,实现了由常规管理向艺术化管理、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飞跃,城市绿地管养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责任化、制度化,各单位均成立了绿化养护管理考评工作专班,安排了专人负责,开展任务巡查,对道路、公园、绿地的绿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园林局坚持每月2次对各养护路段和责任范围进行检查考核,提高绿化日常养护质量。广场、公园实现园艺修剪全覆盖,以城市园林绿化靓点来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档次品位。加强施肥、打药、中耕除草、绿地卫生保洁、抗旱保墒、涂白防虫、苗木补栽等日常养护管理,实现了全年新栽苗木成活率95%、绿化设施完好率97%、绿化苗木保存率98%、绿化养护合格率99%的绿化养护管理目标。

加强湖面水体管理,全面实施禁鱼。组织专班及时清理、拆除了湖中铁栅栏、围杆、围网、竹木桩等养鱼设施,保护了湖面水体的整体贯通。清退了原洋澜湖渔场买断安置后私自养殖人员。严禁投放鱼苗,私自捕捞,全年未出现过大面积死鱼情况。坚持每天对湖面飘浮垃圾等实行不间断打捞,年打捞、转运垃圾量达1500多吨,保证了湖面清洁。引进保安公司进入洋澜湖水面管理,40名保安人员每天24小时巡护,保护湖边游园绿地、栈桥、灯光设施不被人为损坏。及时维修湖边栈桥及园林设施,同时在水中建成了一批水生植物景观区和多处生态浮岛。

做好景区保洁保安、旅游接待等工作。市西山风景区管理处全年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旅游接待工作实现了安全事故为零,游客投诉率为零,媒体曝光率为零。扎实开展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国庆期间森林防火工作,制定了节假日森林防火应急预案,严格落实防火值班制度,全方位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森林防火隐患大排查,确保景区平安度过节假日。按照病虫害防治专家意见,对西山枯死松树进行了清理,对景区所有松树进行了药物防治,保护西山森林资源安全。各广场、公园、游园做好环境卫生整治、设备设施应急维修、安全管理等工作。元旦、春节、五一、国庆期间在城区广场、公园、游园、道路及景区共摆放鲜花100万盆,以靓丽的姿态迎接广大市民休憩游览。

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积极排查和消灭火灾隐患,加大对公园游园设施的安全大检查,检查安全疏散通道、消防安全等情况,排查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公园景区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严格绿化执法,保护绿化成果。加强绿化执法巡查,加强和规范对单位庭院、居住区、公园内园林绿化违章行为的监察和调查处理,及时查处了滨湖东路等处毁绿事件,依法保护城市绿化成果。

加强园林设施管理维护。对园林部门管理的景点、历史建筑、灯光、喷泉、环湖栈桥及亮化、花坛、站石等园林设施及时维护、维修,保持完好,消除安全隐患,服务市民。

2015年生态园林城市创建重点

工作总目标

2015年以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为目标,打造“生态型、节约型”园林,大力提高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重点工作

1、强力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严格按照创建考核指标要求,推进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各项考核指标逐步达标。

2、加快园林绿化建设,大幅增加城市绿量。

(1)天龙山综合公园:位于主城区南部,东南紧邻葛山大道,北至吴都大道,西靠汇贤南路,占地约55公顷。

2015年主要完成工程前期及部分绿化种植等。

(2)葛山公园:建设生态停车场及维修部分步道等。

(3)滨江风光带五期(含植物园):东起寒溪路,西至樊口闸,全长2500m,占地约34公顷。

(4)吴都中央生态廊道:起点江碧路,终点葛山大道,项目位于城际铁路两侧,全长6000m,宽80-110m,占地面积约720亩,按带状公园建设,以绿化苗木种植为主,配套建设生态停车场、公厕等设施。

(5)西山公园提档升级:完善公园功能。

(6)莲花游园:建设集绿化、景观、休闲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城市街道游园。

(7)道路绿化:包括鄂州大道两侧宽幅绿化、鄂州大道南互通绿化、葛山大道(鄂东大道—鄂州大道)分车带及行道树绿化、滨湖东路局部绿化完善、蟠龙路绿化、学府路绿化、育才路绿化、寿昌大道行道树栽植、绿道建设、鹰山路、卧虎路行道树、汉鄂高速杜山出口绿化以及零星道路绿化。

(8)“四小”绿化:包括吴都春天西小游园、立体绿化,健康主题公园、退菜还绿及老城区见缝插绿。

3、加快推进防护绿地建设。

市林业局、市水务局继续完善长港新港城区段两侧各50米防护林建设。市交通局、铁路、公路部门完成城际铁路、汉鄂高速及武黄高速城区段两侧各50米防护林建设。

4、实施增绿工程。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城区各街办、属地管理单位广泛开展见缝插绿、拆违补绿、退菜还绿、拆墙透绿以及墙面披绿、坡岸植绿、桥檐挂绿、屋顶阳台绿化等立体绿化,尽可能增加城市绿量。

5、启动数字化城市园林系统建设。数字化园林信息系统可根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的要求,结合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实际情况,科学、准确、精细、全面、快捷、形象地开展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监管工作。

实施退菜还绿建设生态绿地

城区种菜,破坏生态,影响生活,多年来市民颇有怨言。去年12月,市长叶贤林在调研城建重点工程时指出,要大力实施城区退菜还绿工作,还百姓绿色空间。市园林绿化管理局随即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退菜还绿战役。街办、社区联动,经近两个月的时间,铲除菜地23000平方米,全部建成了开放式公共绿地。

据当时不完全统计,鄂州城区零星菜地面积有30000平方米,涉及种菜人家有几百户之多。沿江大道鄂钢宿舍、沿江大道雨台山至雷山一线、樊口民信闸一线,都不同程度存在种菜现象,不少地方大小菜园子一个挨一个,粪臭味随风飘散,严重破坏生态,直接影响居民生活。

属地管理,责任到人,限期整治。城区开荒种菜整治工作一系列治理方案和措施很快产生了效果。园林局率先行动。

2014 年12月18日,园林局局长孙火焰召集各街办相关负责人、城投公司、工管中心相关人员会议,布置了城区退菜还绿工作任务。各街办迅速行动,深入到种菜居民家中宣传政策,市民主动配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菜地清理工作。园林局组织系统各单位,迅速进行了绿化种植。截至3月10日,共完成了沿江大道南侧鄂钢宿舍段坡地、沿江大道雨台山水厂至雷山段、樊口新港大桥两侧桥头、樊口民信东路坡地、五丈港南岸等处退菜还绿工作,共栽植栾树、独本女贞、红叶李、桂花、无患子等乔木4026株,石楠、木槿、迎春、木芙蓉、法国冬青、剑麻等灌木45236株,铺植马尼拉草坪6400平方米。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7 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42070402000208号 邮政编码:436099
主办单位:鄂州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承办单位:鄂州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信息中心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吴都大道81号 联系人: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670789 传真:027-60670755 邮箱:ezszjj123@163.com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