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和四大核心区之一

信息来源:鄂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日期:2015-04-10

    “新常态下,长江中游城市群有条件和能力建设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含港澳)和京津冀之后,引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第四极,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四大核心区之一。”在昨天的长江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魏后凯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未来寄予厚望,更充满信心。

  2015年中三角GDP或超珠三角

  信心,源自赣鄂湘三省2014年交出的成绩单。

  魏后凯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经济增速放缓,而长江中游赣鄂湘三省2014年的GDP,却分别保持了9.7%、9.7%、9.5%的中高速增长,后劲十足。

  他据此预测,到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GDP总量将超过珠三角城市群,到2020年将超过京津冀城市圈,仅次于长三角城市群。

  信心,同样源自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阶段与优势的判断。“长江中游城市群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双转型的任务,交通区位、科技教育、要素成本、资源环境等综合优势,为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奠定了坚实基础。”魏后凯说。

  他特别为现场的企业家,算了一笔成本账:长江中游城市群现有人口1.15亿,其中近一半是农村人口,剩余劳动力充足。2012年,这里的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比长三角城市群低35.2%,比珠三角城市群低31.3%,比京津冀都市圈低26.2%,比成渝城市群低12.6%。“而且,这里在土地、房屋价格和租金等方面也具有较大优势。”

  魏后凯判断认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将逐步改变目前人口和要素流动格局,长江中游地区将成为人口、要素和产业的重要集聚地,成为中国吸纳新增城镇人口的重要载体,并有条件成为世界规模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圈融合是城市群崛起的关键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对此,魏后凯认为,三圈(群)融合和一体化,是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其核心是依靠竞合战略实现利益共享,形成命运共同体。

  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中出现的问题,这位出身湖南的区域经济学家毫不犹豫地点出痛处:

  其一,行政分割现象较突出。三个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存在地方保护,严重阻碍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其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一些公路设施等级水平较低,尚存在不少断头路和瓶颈路。内河航道和港口建设滞后。尚未形成一体化的快速交通网络体系。

  三是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激烈。城市间产业结构雷同,竞争大于合作。

  四是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跨省合作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城市群内部缺乏稳定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平台。

  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一些重要湖泊和湿地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和生态退化。

  对此,魏后凯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统筹规划,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实现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市场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六个一体化,真正让城市群成为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

  魏后凯的建议,得到湖南省株洲市市长毛腾飞、天津城建大学副校长王建廷的一致赞同。他们认为,国家应给予长江中游城市群一定自主权,在投融资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和自贸区建设方面加大力度,以改革之手、市场之手促进城市群健康快速发展。

来源:湖北日报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7 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42070402000208号 邮政编码:436099
主办单位:鄂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承办单位:鄂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信息中心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吴都大道81号 联系人: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670789 传真:027-60670755 邮箱:ezszjj123@163.com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