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宜居城市竞争力系列报道之七
记者刘磊芳通讯员胡秋珍
2015年春节前夕,幸福的鄂州人又多了两件喜事———
2月11日,投资约1000万元、占地80多亩的橘园生态公园正式对外开放,这块曾被商家垂涎的湖边风水宝地最终变成了一座市民期盼的生态公园,成了城南居民的“公共客厅”;
2月16日,投资1亿元、在原八一钢厂厂址上建立起来的西山公园广场开园迎客,沿江老城区的居民们又多了一个休闲、娱乐、锻炼的好去处。
至此,我市主城区形成了西山风景区、莲花山公园、滨江公园、洋澜湖生态公园等大型公园为主,星罗棋布的小游园为辅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格局。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园林绿化事业作为鄂州生态立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全面推进,2010年2月我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2011年,洋澜湖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荣获住建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但市委、市政府没有在国家园林城市这个荣誉面前停下脚步,提出了更高的追求目标,2013年在全省率先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要为宜居鄂州、幸福鄂州写下更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山一水,造就城市生态美景
鄂州襟江抱湖枕名山,天生丽质,诗人丁鹤年晚年在鄂州隐居时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美丽的场景:“湖山新雨洗炎埃,万朵青莲镜里开,日暮菱歌动南浦,女郎双桨荡舟来”。
城中有山有水是鄂州的地域特色,近几年来,我市依托自然优势,做足山水文章,造就城市生态美景。被商家看好的橘园80多亩黄金宝地,市委、市政府却投资千万元进行生态公园建设,这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气魄和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坚定决心。
———精心打造洋澜湖生态公园。在全力推进洋澜湖综合治理的同时,我市对洋澜湖风景区实施总体规划和改造,增加了休闲娱乐、文化传承、旅游服务、生态修复四大功能。依湖造景,建设了凤凰广场、南浦游园、鄂高游园、官柳游园、橘园生态公园等20多处游园,各处游园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犹如一块块翡翠镶嵌在洋澜湖四周。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凤凰广场占地19.56公顷,不仅四季景色各异,而且将三国文化、吴王古都文化融入其中,让人们在游乐之余充分感受历史带来的厚重感。6000多米长的沿湖栈桥一线穿珠,把游园连成一个整体,为城市居民构建了集生态、水上活动、观赏功能于一体的沿湖景观体系。不论春夏秋冬,湖边游园里、沿湖栈桥上总有几千名市民在健身、娱乐,环湖暴走、环湖自行车游、小游园舞蹈成为许多市民喜爱的健身项目。家住电力新村的钟老师每天早晚都要沿湖跑一个小时,他说:“湖边空气好,又可以看花闻香赏叶,在这样的环境下慢跑是一种享受。”
———大力建设滨江风光带。曾几何时,滨江而居对鄂州市民来说只是出门多了一种交通工具的选择,江边除了码头就是起防洪作用的江堤。2008年,投资3000多万元的观音阁公园的建成开放拉开了鄂州滨江风光带建设的序幕,昔日脏乱差的黄沙、钢材集散地变成了体现鄂州滨江特色和三国吴都文化旅游为主线的滨江公园,为老城区居民增添了大型的休闲健身场所,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市民李勇说:兴建江滩公园,是鄂州人早有的梦想。(下转4版)
(上接1版)在过去,由于抗洪的需要,高高的堤岸阻隔了市民的亲水情结。现在,我市将江滩的防洪工程建设与环境的综合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它的建成将使我市老城区的江滩面貌焕然一新,是市委市政府的大手笔绘就现在的美好。来鄂州旅游的黑龙江市民高雪峰感慨地说:鄂州人真幸福,城北有江,城中有湖,到处都是江景湖景房。
———借山造势升级山体景观体系。山体是城市中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资源,是城市的天然氧吧,对城市形态特色的突出和城市景观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5年,我市加大对山体景观的建设和保护,投资2650万元对西山公园进行提档升级,同时对葛山、莲化山公园进行景观维护和生态修复。
一街一景,编织城市绿色路网
早春,滨湖东路桃花灼灼;仲夏,滨湖南路紫薇怒放;金秋,滨湖西路丹桂飘香;寒冬,古城路上梅花吐蕊……
一路一树,一街一景,街移景异。这是我市街道绿化的一道亮色。曾几何时,以法国梧桐为主的清一色的落叶树遍布城区街道,鲜见四季长青的树种。如今,纵横交错的城区主干道各具特色:南浦路紫荆一条街,文星路雪松一条街,古城路龙柏一条街,洋澜路胡柚一条街,滨湖南路白玉兰、紫薇一条街,滨湖北路广玉兰一条街……道路修到哪里,绿化就延伸到哪里,坚持因“路”制宜、绿树成荫,使道路绿化成为山水辉映的景观长廊,在绿化景观上坚持采用造景、造园手法,充分营造道路两侧的自然园林景观,使其与公园绿地景观互为借景、巧妙融合,提高绿视率;在空间布局上坚持乔灌花草相结合,营造“草铺地,乔遮阴,花灌巧点缀”的复层绿化,让绿色充满城市空间;在植物配置上坚持以种植适应性强、抗病性强、遮阴效果好的香樟、垂柳、栾树等乡土树种,适当引进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外地新优树种,丰富本市行道树种。
2011—2013年,市政府共投入2.95亿元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滨湖南路、迎宾大道水系景观带、吴楚大道30米宽幅绿带、鄂州大道、汉鄂高速出入口绿化、火车站广场等各具特色的道路绿化相继建成,建成区形成了完善的绿化景观通道和绿色景观网络。其中,迎宾大道是全省地市州中启用水系景观的首条道路,全程使用太阳能灯光亮化,路中间30.5米宽的景观带采用全自动喷淋系统,依洪港水源建成的水系景观带长1.1公里,清澈的湖水顺着曲折蜿蜒的回廊前行,增添了江南水乡的韵味。家住“领秀1+8”的陈女士说,每天推窗看见这条景观大道,总是不由自主地赞叹它的美丽。
增绿补绿,全域推进绿满鄂州
2014年8月,住建部组织6名专家对我市国家园林城市进行省级复查考评。专家对我市“三边”(村边、路边、水边)绿化工程和湖泊保护机制给予了肯定。这是我市在园林城市建设中想方设法增绿补绿,城乡联动,全域推进绿满鄂州的成功经验。
作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绿化不能留死角。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行增绿补绿工程,在沿江、沿港、沿湖、沿路等零散地块实施见空布绿、退菜还绿、沿街补绿工作,利用菜地、空闲地相继建成了映月游园、滨湖桥渠化绿地、五丈港绿地,使其成为花繁叶茂、芳草如茵的街头绿地,丰富了我市城市景观。
2013年10月起,市政府筹资390余万元,将江碧路、凤凰路凤凰山庄入口北湖边绿地、凤凰路与武昌大道交叉口西北角、十字西街行道树等29处城市“绿化死角”纳入补种计划。今年,街办、社区联动,用近2个月的时间铲除菜地23000平方米,全部建成开放式公共绿地。
在农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推行“三边”植树。
同时,加大湖泊保护,建设生态绿地。我市现有湖泊119个,仅洋澜湖的综合治理每年要投入2000多万元,为了使更多的湖泊不重蹈洋澜湖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我市加大对湖泊的保护工作。梁子湖全面退出一般性工业,打造500平方公里生态示范区;涂镇湖破堤还湖;所有湖泊实行“湖长制”……
鄂州为打造靓丽的生态环境而“大动干戈”,一处处靓丽景点的建成,一条条绿色路网的织就,为市民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绿色画卷。2014年,我市建成区绿地率37.48%,绿化覆盖率43.1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64平方米,8月,在国家园林城市复查专家组现场考评中,我市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及公园绿地功能性、景观性、文化性评价、城市道路绿化评价等均符合城市园林绿化II级标准。
精细管理,汗水浇铸如花容颜
凤凰广场每天接纳上千的居民休闲娱乐,何以能够保持如初的靓丽容颜?洋澜湖何以能每天水面如镜,看不到垃圾,闻不到臭味?道路景观树何以四季常绿为市民撑起绿阴……
城市美景“三分建,七分管”,鄂州园林人的汗水浇灌着城市的每片绿地。
2013年,我市吹响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号角,对城市园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以来,园林部门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开展园林绿化提升工程,由常规管理转向艺术化管理,由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城市绿地管养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责任化、制度化。市园林局所属单位每周开展一次生产大检查,市园林局各分管领导每月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全局每两个月进行一次综合性大检查,针对查找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提高绿化管养质量。景区、广场、公园加强了绿化设施维修、古典建筑保护、景区森林防火、洋澜湖湖面打捞保洁等工作。临时损毁的花坛站石、栈桥、灯具、健身器材、公园厕具等园林绿化设施在大检查中都得到及时的维修和更换,确保了园林绿化景观效果。
施肥打药、中耕除草、抗旱保墒、苗木补栽……正是有了这群默默奉献的园林人的精心养护,鄂州市民才能“推窗见绿,出门见园”,享受四季美景,提升家门口的幸福感。
山水鄂州,还有锦绣华章可做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的号角已经吹响,更宜居的城市环境等着我们去建设,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风景区提档升级。我市风景区不少,但是只有西山是省级风景区,莲化山、葛山等风景区多年没有升级改造,让人留连的景点很少。
———园林绿化多出精品。洋澜湖生态公园和滨江公园可算是我市园林绿化的精品,可是这样的精品毕竟太少。公园游园等公共绿化需要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扩大精品绿地管养范围,从整体上提升城市景观水平。
———园林绿化均衡发展。按国家园林城的标准,老城区和新城区绿地率指标相差不能超过5个百分点,而我市目前老城区绿量较少,今后在旧城改造时应适当增加小型公共绿地空间。
———提高爱绿护绿意识。一边是增绿补绿,一边是损绿毁绿,市民的爱绿护绿护意识有待提高。随意踩踏苗木、往绿地中乱扔垃圾等现象随处可见,不仅加大了园林管护工作量,而且影响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
———加强住宅小区绿化管理。社区、房产、物业管理等部门共同做好绿化管养经费保障,园林部门可进行绿化技术指导,促进居住区绿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植物园、综合性公园破“零”。鄂州市没有真正意义、符合功能标准的综合性公园、植物园。记者从市园林局获悉,天龙山综合公园已列入2015年城建计划(项目前期),综合公园规划设计正在进行。专家建议植物园可以突出“百湖之市”水乡特色,建设水生植物园。
———绿化率再进位。从全省的排名看,我市的绿化三大指标位次并不太高,绿化提升空间很大。市园林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市园林城市建设有诸多大手笔,天龙山综合公园、东洋澜湖生态湿地公园、吴都中央生态廊道、西山风景区提档升级等绿化提升工程正在抓紧建设,建成后既可增加城市绿量,又为市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精致、优质休闲场所。
绿起来,美起来,靓起来。让城市有美感,让群众有幸福感,这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的追求目标。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7 鄂ICP备05017375号 ![]() 主办单位:鄂州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承办单位:鄂州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信息中心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吴都大道81号 联系人: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0670789 传真:027-60670755 邮箱:ezszjj123@163.com 点击总量: |
![]() |